現場監控業務運行 顏翔 攝
中新網深圳5月30日電(鄭小紅 趙艷)5月30日,深圳海關國際郵件全面實現線上智能通關,約90%以上的包裹無需開拆查驗,僅需數分鐘便可順利完成上線、掃描、下線、放行。
當天,在深圳郵政國際運營中心,一件件來自或即將發往大洋彼岸的郵政包裹快速穿梭在環形分揀線上,海關的風險研判結果直接作用于分揀線,高風險包裹經過識別后送至人工查驗區域,低風險包裹自動放行后迅速通過履帶進入放行區域。
近年來,深圳海關國際郵件監管量連年攀升,2017年監管進出境郵件突破2.2億件,今年以來日均監管量更是超過80萬件。深圳海關于是聯手深圳郵政企業升級改造深圳郵件處理中心,在去年啟動對部分進口郵件信息化監管的基礎上,推動國際郵件線上通關。實現了國際郵件“智能分揀、集中查驗、在線清關”,通關時間縮短了1/3。
據駐郵局辦事處鐘俊華副主任介紹,下一步,深圳海關還將對進出的全部郵件及運輸工具建立電子底賬,實施場內物流管理,同時推行視頻智能監控,以“覆蓋全場站、掌控全流程”實施集中監控。
“改革后的郵件通關時效大大提速,收件人不再需要多趟跑郵局、跑海關。”郵政企業負責人透露。海關現場對一票隨機抽取的進境郵件進行通關流程演示,從收件人接到告知短信申報到后繳稅放行,全程不到1小時。(完)
責任編輯:左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