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莞奧地利舊二手LED生產設備如何辦理通關手續
一:進口舊機電方案流程服務項目:中檢、CIF合同、付匯、清關、納稅、海關查驗、提貨、還柜
舊機電進口程序進口咨詢:邢生158.1831.8684,微同號,Q:2878.68.3338
1:發貨前客戶提供設備正面整機照片,設備銘牌照片,HS CODE,設備中文簡要功能說明書,設備新舊程度。
2:簽署合同(并提供相關公司證件及聯系方式備案). 公司安排一對一客服跟進整個進口對接服務。
3:進口舊機電產品預備案(一站式100%一次性成功備案)。
4:客戶提前提供國外合同、發票、裝箱單、相關官方證書原件。
5:安排國外發貨到香港碼頭;
6:貨到碼頭后進行迅速跟船公司換單,提貨及按排中檢申請及查驗;
7:安排裝柜,駁船至東莞虎門太平碼頭,進行報檢、報關
8:海關出稅單后繳稅放行,安排運輸送至客戶倉庫
9:客戶公司將報關單在外管局核銷及付外匯。海關稅單增值稅進行抵扣。
-----------------------------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2018年06月22日
在過去二十多年里,中國累積進口了1.06億噸
在過去二十多年里,中國累積進口了 1.06 億噸洋垃圾。去年年底開始,「洋垃圾禁令」實施后,這些原本運往中國的垃圾都去了哪里?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近日美國佐治亞大學公布了一項研究分析,他們認為在中國實施洋垃圾禁令后,全球在 2030 年將有 1.11 億噸塑料垃圾無處安放。
中國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進口國
1.11 億噸塑料垃圾究竟有多少?有人打了個比喻,估計是 2040 萬頭成年非洲象的重量。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佐治亞大學的學者發現,從 1992 年開始,中國已經接收了全球超過 45% 的塑料垃圾,它們是塑料袋、食品包裝瓶、一次性包裝等等。單單在 2016 年里,中國就進口了 730 萬噸塑料垃圾,同年國內產生的塑料垃圾約為 6100 萬噸。
之所以將這些垃圾往中國運輸,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將垃圾進行分類和處理,對于美國這些垃圾來源國而言,是需要耗費能源、花費金錢的工作,而將這些垃圾裝船運走所需要花的錢少得多;其次,中國的買家能比別人開出更高的價格買走垃圾,這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市生態中心回收部門說出的真相。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塑料垃圾的進口源,主要是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國家,但非洲的坦桑尼亞、南美洲的智利以及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也是曾經向中國出口塑料垃圾。
在中國拒絕進口塑料垃圾后,這些垃圾出口國在處理垃圾上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一家大型廢品管理公司共和服務(Republic Services)的負責人曾說:
由于找不到替代中國的垃圾處理市場,街頭收集到的廢品都不知道應該放哪里了。
以美國俄勒岡州的居民為例,他們相當一部分人已經養成了將廢紙、廢棄塑料分類丟棄的習慣,在 2018 年以前,這些垃圾被回收分類后,大部分就會坐船跨越太平洋到達中國大陸、香港的港口。有數據顯示,美國人每年回收約 6600 萬噸材料,其中約三分之一出口,主要出口運往中國。
如今,這些被分類回收的垃圾,已經開始被送往當地的垃圾填埋場,還有一些開始被運往越南、泰國等依然接收洋垃圾的國家。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然而越南為了避免成為世界垃圾接收場,也開出了禁令,宣布從今年 6 月開始,暫定盡快塑料垃圾,同時限制廢紙的進口。
今年以來,胡志明市的凱萊港和巴地頭頓省的新港蓋梅國際碼頭,已經被裝滿進口洋垃圾的集裝箱和船只堵塞,嚴重影響了港口的正常運轉。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英國《金融時報》曾報道,在中國實施「洋垃圾」禁令后,英國原本運往中國大陸的塑料垃圾,轉而運往臺灣、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在今年 1-4 月期間,臺灣接收的英國進口塑料垃圾同期上漲 12 倍,馬來西亞增加了 2 倍,泰國增加了 50 倍。
然而有關注海洋塑料問題的環保人士指出,那些出口到發展中國家的垃圾,并不是全部都會被回收處理,有些會反而會被扔到海里。
那些進口的電子垃圾
近三十年以來,隨著船只用集裝箱運來中國的垃圾里,除了廢棄塑料、廢紙,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電子垃圾。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其實早 2002 年,國家相關部門就在第五批《禁止進口貨物目錄》中宣布,禁止廢棄的機電產品,包括其零部件、拆散件、破碎件、砸碎件在內的電子垃圾全都在內。在 2009 年、2013 年還多次對洋垃圾進口進行過嚴厲的打擊。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然而洋垃圾依然屢禁不止。廣東深汕頭市潮陽區的貴嶼鎮,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垃圾村」。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形成了以拆解電子垃圾的產業。
隨著拆解規模的壯大,國外的電子垃圾會通過港口轉運到貴嶼鎮,除了有產業園、加工廠接收這些垃圾進行拆解回收,還有大量家庭作坊式的拆解。
家庭作坊式的電子垃圾拆解冶煉過程,相當野蠻和原始,通過人工分揀拆解,再通過焚燒來提煉可回收的稀有金屬,比如銅等。
中國拒絕進口洋垃圾,1.11 億噸塑料瓶將無處安放
大規模的電子垃圾拆解給貴嶼鎮帶來了經濟收益,但貴嶼鎮的空氣、水源以及地下水,一度受到嚴重破壞。如今雖然在積極治理污染,但電子污染重鎮的轉型,并非短期能夠實現。
在今年洋垃圾禁令頒布以來,有媒體走訪發現,貴嶼鎮的電子拆解產業園依然車水馬龍,當地的回收人員表示,即使洋垃圾的比重在縮水,但繼續消化和拆解國內的廢棄電子,也能讓貴嶼鎮的電子拆解回收產業繼續運轉。
洋垃圾運進來的難度更大了,但是國內產生的垃圾,依然需要繼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