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不到兩個月 一個紅木柜子就漲了五六萬元 紅木家具原材料半年平均漲幅達200%以上 “企業掠奪式購買”是紅木家具價格上漲主因 /長春市場/ 機遇與尷尬并存的起步期 買近不買遠、買貴不買賤、買小不買大 不是所有的紅木家具都有收藏價值
紅木家具原材料半年價漲200% 掠奪式購買是主因
舊設備進口流程木材網 【大 | 中 | 小】 手機看新聞 www.www.pignut.net 一鍵分享:
歡迎光臨舊設備進口流程木材網
全部依賴進口的原材料、上游主產地瀕臨絕跡的窘境、日漸緊縮的出口與進口關卡、越來越多收藏者的涌入、過去一段時間價格成倍上漲的既定事實……正是這些,最后的箭頭都指向了近幾年大熱的“紅木家具”。
/購買者說/
“我是大概兩個月前看中了一個紅木柜子,當時要價11萬元左右,但因那時手頭沒那么多余錢,就準備再周轉一下再入手。可這一耽擱就過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上個星期我再去那家店一問,同一個柜子已漲到16.5萬元了。”劉磊在長春市經營一家廣告公司,閑暇的大部分時間都被他用來研究和購買紅木家具,他把這看做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興趣”所在。但說起近年來紅木家具市場不斷飛漲的價格,他也感到很無奈。作為生產和銷售紅木家具的商人,長春大巧紅木會館總經理紀田用了“一天一個價”來形容紅木家具市場的價格變化。而他口中所說的“一天一個價”,指的是一條不斷向上的價格線。而這一點也得到相關數據的支持,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作為紅木品種之一的緬甸花梨(又名大果紫檀)價格正在迅速上漲,目前50厘米左右的原材料,價格已漲到2.3萬/噸,而此前的價格僅為1萬元左右。
/原料稀缺/
“目前紅木家具原材料的價格平均漲幅達到150%以上,與2011年相比,紅木原材料的價格漲幅則差不多在200%以上。比方說,6月份時緬甸的花梨木料是1萬元/噸,現在報價已在2.5萬-3萬元/噸。”紀田說。而中國紅木古典家具展組委會數據顯示,近幾月,老撾花梨和緬甸花梨(學名:大果紫檀)成為市場熱點,行情一路見漲。三季度初,緬甸花梨報約1.1萬元/噸,8月的報價約為1.8萬元/噸,而到11月初,已報至約2.1萬元/噸,11月末,繼續上漲至2.8萬元/噸,其中部分規格更是報至3萬元/噸以上。今年8-11月,老撾、緬甸花梨價格上漲幅度達155%,可謂驚人。此外,更為極端的例子在不斷涌現,紀田說,“2009-2011年,交趾黃檀普通的料一直停留在8萬/噸左右,但從2011年8月開始一直到2013年12月這十六個多月的時間里,它的價格已漲到30萬/噸,上漲近4倍。”不過,驚人的漲幅背后有著一定的必然性。“這部分原材料確實具有稀缺性,起碼50年后,這三種木材就會跟黃花梨一樣。現在黃花梨之所以是無價的,就因為原料已沒了,小葉紫檀也是這樣。”
/瘋漲分析/
的確,說到紅木家具,“原材料短缺”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但事實上真是這樣嗎?據記者了解,根據國際公約,緬甸計劃于2014年4月1日才開始停止原木出口,距離“禁制令”正式實施的還有近半年時間,究竟是什么導致紅木價格的瘋長?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昨日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介紹,說起紅木家具價格高漲,首當其沖的一點原因莫過于“稀缺”二字。“我國本土沒有可以制作紅木家具的木材,企業生產所需原材料全部依賴于進口。而受原料供應國出口環境的即將發生變化的影響,我國的進口量必然會不斷減少,這直接推動成品紅木家具價格的上漲。”他說。
此外,紀田認為,中國商人掠奪式的購買方式,也會促使紅木家具價格上漲。“我昨天還跟老撾那邊通過電話,現在老撾、緬甸境內的形勢依然不算太好,很多中國商人還在搶購原材料。本身就稀有的原材料,購買力還表現那么大,價格上漲是必然的。而這個價格究竟什么時候會平靜下來,可能要等到春節以后再看。”另外,紀田也坦言,紅木市場最近這幾年一直沒有出現下跌的情況,業內已把不上漲的時候看做下跌。而要問市場具體會漲到什么程度,業內也一直在保持觀望,“雖然花梨木的價格最近這幾天已經停了,但過幾天什么樣就不好說了。”
人禍導致價格的快速增長,那這是否說明紅木已不再是好的投資品了?“紅木家具在北方應是剛剛認識和興起,對什么樣的紅木家具好?合理的價位在哪?等問題的認識還比較朦朧。長春的市場也是如此,可能還要經過3年的時間才能趨向于成熟。”紀田認為,正是因為長春紅木市場處于一個不成熟的發展階段,給商家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商機和期待。尤其是對一些比較有能力轉向本土化生產的企業來說,完善的售后服務和配套能體現出強大的競爭力。不過在紀田看來,也正是因為處于這樣一個不成熟的階段,才會導致長春市的紅木家具市場價格較國內其他地區偏高,而假貨、非合理性的價格等一些突出問題也仍然充斥其間。同時,“沒有本土企業是長春市紅木家具市場發展的一大弊病。”談到紅木家具在長春地區的實際情況,紀田如是說。在他看來長春配套(如雕刻、鋸片、銅件、烘干技術等)不健全,過分依賴外地供給,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長春市紅木家具市場的發展。
/購買規則/
那在機遇面前,究竟什么樣的紅木家具才值得購買?在尷尬背后,我們又要把握怎樣的規則才能有所收益呢?對這兩個問題,紀田用他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15個字——“買近不買遠、買貴不買賤、買小不買大。”首先,之所以說“買貴不買賤”,是因為同樣的材質、同樣的款式的紅木沙發,市場價格會出現5萬-25萬不等的差價,這時如何選擇?“5萬與25萬的沙發質量一樣是不可能的,這里面就會涉及到紅木家具造價的問題。如果說算上店面裝修、品牌運營等成本,說22萬與25萬的沙發質量類似還差不多。”其次,包括紅木家具在內,購買實木家具最好都遵循“買近不買遠”的原則,因為南北方濕度相差較大,按南方氣候烘干之后運輸到北方來的家具,極可能會出現開裂的情況,一旦出現開裂,那紅木家具的價值就要大打折扣。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所建議的“買小不買大”并非指的是一件家具的大小,而是生產企業的大小。“大企業由于訂單多,多采用流水線進行生產,做工方面的精細程度可能會不如一些小企業,特別是靠手工生產的小企業。而且,紅木家具講究傳承和收藏,小企業定制出來的精雕細刻的一件家具,附加價值可能會更高。”紀田說。不過,以上信息僅能作為一些參考性的意見去掌握,并非一個萬能型的公式。不能僅從這幾條去判斷一件紅木家具的好壞。
/專家觀點/
吉林省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郝景山表示,并非所有的紅木家具都具有收藏價值。紅木家具并不僅是一件擺設,它應該是經濟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實用價值等多重價值的集合體。而且,任何投資都要有“度”,要在自身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此外,紀田介紹,一件紅木家具只有“型(是明式的還是清式的)、材(是酸枝的還是花梨的)、藝(烘干工藝、刮磨工藝、燙蠟工藝等等加工手法的工藝程度)、韻(家具本身所傳達出來的比例、尺寸、意境等是否和諧)”四種條件都具備,才是一個有投資價值的好的紅木家具。
(來源:城市晚報 舊設備進口流程木材網 胄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