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進口舊機電設備商檢工作的對策建議
對現有的機電設備檢驗監管政策進行調整。近年來,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積極進行檢驗檢疫工作的改革,法檢目錄進行了大范圍調整,檢驗監管思路也從進出口檢驗監管并重轉變為以進口檢驗監管為主,但檢驗檢疫監管方式尚未徹底擺脫微觀監管的范疇。因此,在進口機電設備檢驗監管工作過程中,檢驗檢疫機構要實現思想觀念的轉變,要檢驗把關與監督查處并重,成為進出口商品質量的監督者和質量事件的查處者。
以風險評估為基礎,對入境機電產品實施差別化管理。加強對檢驗監管風險管理在新時期檢驗監管工作中顯得尤其重要。通過主動分析評價各類進口機電設備的風險因子,可以有效提升檢驗監管工作的針對性。根據不同的產品風險等級,差別化選擇適宜的檢驗監管模式。通過高風險項目的識別,用來確定重點監管項目和監管關鍵點。通過不合格的質量數據,實施對不合格產品的后續監管。針對進口機電設備企業,可借鑒《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根據機電設備收用貨企業的自檢能力、誠信度、機電設備的風險等級、質量狀況和進口規模,對收用貨企業實施差別化管理。
提前介入,與其他部門形成監管合力。檢驗檢疫機構作為政府部門,檢驗監管行為是以質量監督和執法把關為主體的行政行為。檢驗檢疫部門現有的檢驗檢測能力和人力資源,相對不能獨立完成進口機電設備檢驗監管,必須依靠其他政府部門、收用貨單位的技術和人力,在監督管理上多下工夫,共同做好進口機電設備的檢驗監管。檢驗檢疫機構可以與當地發改委、商務部門等政府機構定期溝通,了解其批準立項的涉及外資企業、合資企業或須從境外購買大型機電設備的項目,提前介入,制定檢驗監管的總體部署,向企業宣傳相關政策法規,企業由專門負責人及時向檢驗檢疫機構通報進口設備到貨進度,協助檢驗檢疫部門做好檢驗工作。
探索進口機電設備采信第三方檢驗監管新模式。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參與進口機電設備檢驗,既有效地利用社會檢測資源彌補公共資源和檢驗檢疫部門檢測力量的不足,有利于檢驗檢疫部門更好履行質量宏觀管理的政府職能,提高執法效率。檢驗檢疫機構可以依據制定規則、認定資質、購買服務的原則,制定出進口機電設備檢驗的標準,把進口機電設備具體的檢驗工作交由具有相應資質和檢驗能力的第三方機構來做。檢驗檢疫機構負責規范第三方檢驗機構的管理,嚴格市場準入。第三方檢驗機構根據檢驗檢疫部門制定的檢驗標準對設備實施預檢驗,檢驗實施者對其檢驗結果承擔相應的責任。最后由檢驗檢疫部門組織收用貨企業對進口機電設備實施共同驗收,采信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檢驗結果。(河北黃驊港檢驗檢疫局 王友朋 彭 超)
進口咨詢:
